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症状表现:
脾胃不和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不消化、乏力和大便稀薄。患者可能会有胃部隐痛,尤其在进食之后加重。
肝胃不和则主要表现为情志不畅引起的胃部不适,如胃脘胀痛、嗳气频繁、胸闷、易怒。疼痛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常因精神压力或者生气而加重。
2.病因:
脾胃不和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疲劳过度、或长期慢性胃病导致的脾胃功能下降。
肝胃不和常与情绪因素有关,因为肝主疏泄,与情志活动密切相连。长期的情绪抑郁、愤怒等可以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从而影响胃的正常工作。
3.治疗方法:
针对脾胃不和,中医多采用健脾和胃的治疗原则。可能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来增强脾的功能,同时调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寒冷生硬的食物。
对于肝胃不和,治疗多以疏肝解郁为主,结合和胃降逆。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川芎等,有助于改善情绪,缓解胃部不适。
脾胃不和主要涉及脾胃的运化失常,而肝胃不和则多与情绪因素有关,治疗时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心态,以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