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调节: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减少焦虑感。研究显示,该方法对超过70%的焦虑患者有显著效果。
学习深呼吸或正念冥想等放松技术能够降低体内皮质醇水平,帮助恢复情绪稳定。每天练习10-15分钟即可带来显著效果。
2.改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9小时的规律作息对于大脑健康和情绪调节非常重要。失眠与焦虑存在双向关系,改善睡眠有助于减轻焦虑症状。
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内啡肽分泌水平,有效缓解身心压力。
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引发心率加快和紧张感,加重焦虑状态。
3.药物治疗:
在严重焦虑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应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
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得到缓解,其效果通常在4-6周后逐渐显现。
焦虑状态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同时保持耐心,坚持科学方法才能实现症状的有效控制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