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与睡前行为
每天保持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可帮助稳定生物钟。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响睡意产生。
避免在晚餐后摄入咖啡因与尼古丁,这些物质可能延长入睡时间。
2.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昏暗和适宜的温度,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使用舒适的枕头和床垫,减少身体的不适感对睡眠的干扰。
将卧室仅用于睡觉,不要在床上进行看书、玩手机等活动。
3.练习放松身心的技巧
深呼吸练习:缓慢而深地吸气与呼气,有助于降低心理紧张。
冥想或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通过集中注意力或逐次放松身体各部位,缓解压力。
规律运动,如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注意避免临近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4.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睡眠问题持续超过三周,已影响正常生活,应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睡眠医学专家。
在医生指导下,可尝试认知行为疗法以改进应对压力的方式,或必要时短期服用助眠药物。
通过建立健康的作息习惯,优化睡眠环境,并及时放松心情,可以有效改善因压力引起的失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