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临床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发育史、家庭史、疾病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这能够帮助明确症状是否持续存在,以及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2.行为评估量表
常用的量表包括Conners量表、SNAP-IV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等,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照料者对患者的评分,评估其注意力、冲动性和多动性。
3.心理学测试
使用心理学工具,如韦氏智力量表,筛查患者是否存在智力问题;执行功能测试,用于评估冲动控制、计划能力和注意力分配能力。
4.教育和社会功能评估
观察患者在学校、家庭及其他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判断其适应能力是否受到影响,如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等。
5.神经生理学检查
脑电图可辅助排除癫痫等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查,但这不是常规诊断手段。
6.实验室检查
针对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情况,必要时检测甲状腺功能、血铅水平或其他代谢指标,以排除非原发性ADHD。
诊断依赖多科室合作,包括儿科、精神科和心理科的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