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中药选择:通常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消炎止痛功效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赤芍等。这些药材能够帮助降低感染风险,加快伤口愈合。
2.坐浴准备:
取上述中药煎煮,通常需要将药材放入水中煮沸15至30分钟。
将煮好的药液倒入坐浴盆中,确保药液温度适宜,不烫伤皮肤,一般在37至40摄氏度之间为佳。
3.坐浴方法:
进行坐浴前,先清洁外阴以避免感染。
坐浴时,每次时间控制在15至20分钟,以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皮肤变皱或引发其他不适。
每天可进行1至2次,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频率。
4.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坐浴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及中药煎煮器具的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如出现红肿、疼痛加重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坐浴后保持外阴干燥,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内衣裤。
合理科学地进行中药坐浴,有助于顺产后撕裂伤口的恢复,但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