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呼吸道黏膜恢复不完全:感冒期间,病毒或细菌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即使症状消失后,黏膜修复仍需一定时间。在此阶段,刺激性气体、冷空气或汗液蒸发引起的温差变化,都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
2.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出汗后如果衣物未及时更换,皮肤表面温度快速降低,容易诱发咳嗽反射。
3.过敏性因素:部分儿童可能对汗液中的成分或衣物材质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敏反应,导致局部刺激而引发咳嗽。感冒后过敏性咳嗽也较为常见,与免疫系统暂时紊乱有关。
4.环境因素:感冒后期,若环境湿度过低、空气质量差或者长期接触冷风,也可能加重咳嗽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保暖与护理: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穿着汗湿衣物时间过长。运动后可用干毛巾擦拭全身并更换干净衣物,以减少因寒冷刺激引发的咳嗽。
2.调整居家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一般建议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维持在40%-60%。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灰尘和刺激性气味。
3.提高免疫力: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鸡蛋等,加强机体抵抗力。同时,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户外活动。
4.医学干预:如果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喘息、发热等),需尽快就医排查慢性咳嗽、哮喘或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避免剧烈运动后直接吹冷风,注意环境清洁和饮食均衡,有助于帮助孩子更好地从感冒中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