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睡眠不足会增加焦虑感,成年人每天建议保证7-9小时睡眠。研究显示,规律作息能改善情绪波动,使大脑更有效应对压力状况。
2.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分泌,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显著缓解压力。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
3.学习放松技巧
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技术能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减少紧张感。例如,每天坚持10分钟深呼吸练习,可使心率逐渐恢复平稳。
4.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清晰可行的计划表,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简单步骤,可以减轻“时间不够用”的心理负担。研究指出,善于时间管理的人通常心理健康状况较佳。
5.寻求社交支持
与家人、朋友交流,可以有效释放内心压力。社会联系越紧密的人,其皮质醇升高幅度会显著下降。
6.培养兴趣爱好
热衷于某项活动(如绘画、阅读或种植)能帮助集中注意力并调节情绪,长此以往可以提高抗压能力。
7.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物质
长期过量饮酒、咖啡因或吸烟会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加重紧张感,应尽量控制摄入量。
8.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长时间处于精神压力状态,并伴随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可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
持之以恒地实施这些方法,有助于长期缓解精神压力并维护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