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1)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的核心,用于缓解和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会退缩)。常用的药物包括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
(2)药物剂量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且坚持长期维持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研究表明,持续服药可使复发率降低约50%-70%。
(3)对某些对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或副作用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长效针剂。
2.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家庭干预疗法可通过改善家庭沟通和互动,减少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冲突和压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3)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重建正常的人际关系与工作能力。
3.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
(1)职业康复计划可帮助患者重新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减轻因疾病导致的社会孤立感。
(2)社区支持服务,如日间康复中心、支持性住房等,为患者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
(3)教育项目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应对能力。
4.健康管理
(1)关注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避免肥胖、糖尿病等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
(2)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结合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的稳定。
(3)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任何失眠或作息紊乱都可能加重病情波动。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需要长期规范化管理,早期发现复发信号并及时干预十分重要,切忌擅自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只有患者、家庭和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