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常用按摩穴位及位置:
睛明穴:位于两侧内眼角稍微偏内下方。
攒竹穴:位于眉头处,即眉毛内侧边缘。
鱼腰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的眉毛中点处。
丝竹空穴:位于眼外眦外侧的凹陷处。
太阳穴:位于眼尾与眉梢连线之外约一横指处。
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下方靠近耳根的凹陷处。
2.具体按摩方法:
每次按摩前,应清洁双手,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感染。
按压睛明穴时,用拇指轻轻按压,每次持续5秒,重复10次。
揉按攒竹穴,采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每方向15次。
对鱼腰穴、丝竹空穴进行点按,每次停留3-5秒,重复10次。
用食指、中指轻轻打圈按摩太阳穴,每次按摩30秒到1分钟。
掌根轻揉风池穴区域,每次持续1分钟。
3.按摩频率:
每天可进行1-2次,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
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4.配合其他方式保护视力:
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次连续观看不超过20分钟。
保证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
坚持正确的阅读和写字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0-40厘米距离。
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按摩仅是一种辅助性的保健措施,无法替代医学干预和日常科学护眼习惯。对于六七岁儿童已确诊的近视,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采取适当的矫正手段,如佩戴合适的眼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