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术后恢复阶段
术后初期(通常指术后1-2周内),身体处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的关键时期,此时创口尚未完全愈合,可能存在局部渗出或感染的风险。不建议在此阶段进行艾灸,以免高温刺激影响创口恢复。
术后中期(术后2-4周),如果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感染迹象,可逐渐考虑是否适合艾灸,但仍需严格遵循医生意见。
术后远期(术后1个月及以后),若患者已经进入康复期,腹部无明显不适,体质较为虚弱者可选择温和的艾灸以促进气血循环和恢复体力。
2.艾灸适用范围与禁忌
艾灸可用于缓解术后胃部不适、改善消化功能、调节体质等情况,常选取中脘、足三里、神阙等穴位。
禁忌症包括:术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有活动性出血或感染、对艾烟过敏、皮肤较为敏感或溃疡部位,以及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3.注意事项
应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自行施灸,以减少不当操作导致的烧烫伤或其他副作用。
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控制在15-20分钟,每周2-3次为宜,根据耐受程度和效果逐步调整。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刺激手术部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或疼痛。
术后艾灸应作为辅助疗法,而非替代药物治疗或康复方案的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需先咨询主治医生,了解当前身体状态是否适合开展艾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