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急性肾损伤分级标准:该标准通常采用RIFLE或KDIGO分类。
RIFLE标准包括三个严重程度阶段:危险、损伤、衰竭,以及两个结局阶段:失去功能、终末期肾病(End-stagekidneydisease)。
KDIGO标准则综合了血清肌酐和尿量变化,将AKI分成三期:
第一阶段:血清肌酐升高1.5-1.9倍或尿量减少至每小时小于0.5ml/kg,持续6小时。
第二阶段:血清肌酐升高2.0-2.9倍或尿量减少至每小时小于0.5ml/kg,持续12小时。
第三阶段:血清肌酐升高3倍或更多,或尿量减少至每小时小于0.3ml/kg,持续24小时,或无尿状态12小时以上。
2.慢性肾损伤分级标准: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分级。
第一阶段(G1):正常或高于90ml/min/1.73m²。
第二阶段(G2):轻度下降,60-89ml/min/1.73m²。
第三阶段(G3):中度下降,30-59ml/min/1.73m²。
第四阶段(G4):重度下降,15-29ml/min/1.73m²。
第五阶段(G5):肾衰竭,小于15ml/min/1.73m²。
3.治疗方法:
急性肾损伤:重点在于识别和纠正可逆因素,如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在必要时,可能需要透析支持。
慢性肾损伤:包括控制血压、糖尿病管理、饮食调整(如低蛋白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使用药物(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以减缓疾病进展。在晚期,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肾损伤的分级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它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早识别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