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痛风石的形成:痛风硬包通常由尿酸盐结晶逐渐累积形成。这些结晶主要沉积在关节、软组织或皮下,特别是在反复急性痛风发作未得到有效控制时。
2.硬包的变化:通过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推荐目标值<360μmol/L,合并痛风石者推荐<300μmol/L),部分早期形成的痛风石可以逐渐缩小甚至完全吸收。研究显示,长期维持正常尿酸水平可使60%-70%的痛风石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3.不可逆因素:若硬包已经导致软组织纤维化、皮肤破溃、骨质破坏等不可逆改变,即便尿酸水平控制得当,残留的组织结构改变可能仍然存在。
4.时间因素:痛风石的吸收过程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因此需要持续、稳定地控制病情,并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及硬包大小变化。
对于已经形成明显硬包的患者,建议坚持低嘌呤饮食、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避免诱发痛风的风险因素,如过量饮酒和高蛋白饮食。如硬包对功能或美观有明显影响,可根据情况选择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