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每天75-150毫克,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复发性脑梗的风险。
氯吡格雷:每日剂量为75毫克,与阿司匹林相比,对某些患者可能更有效。
2.抗凝药物: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减少血栓形成,但需要定期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不需要常规监测INR,但费用较高。
3.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每天10-40毫克,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4.降压药物:
缓释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每天5-10毫克,有助于稳定血压,减少脑卒中风险。
ACE抑制剂(如赖诺普利):每天10-20毫克,提供心血管保护,延缓脑萎缩进程。
5.神经保护药物:
胞二磷胆碱:每日500-1000毫克,有助于改善神经元代谢,促进神经修复。
乙酰左旋肉碱:每天500-2000毫克,具有神经保护和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
6.认知功能改善药物:
多奈哌齐:每日5-10毫克,提高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认知功能。
美金刚:每日10-20毫克,用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认知功能下降。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经常监测相关指标,如肝功能和肾功能。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多运动、健康饮食等,也对延缓病情有积极作用。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