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怎么回事

2024-10-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骨骼肌,导致其逐渐退化和无力。此病主要发生在男性,通常在儿童早期发病。

1.病因:该病是由DMD基因突变引起的。DM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编码的蛋白质称为肌营养不良蛋白。肌营养不良蛋白是维持肌纤维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当该基因突变时,肌营养不良蛋白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肌细胞易受损和逐渐死亡。

2.临床表现:

2至3岁:患儿开始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如走路晚、摔倒频繁。

4至5岁:明显的肌肉无力,尤其是下肢。行走困难,上楼梯费力。

6至12岁:出现假肥大,即小腿肌肉看似肥大但实际上是因为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

青少年时期:多数患者在10至12岁间失去行走能力,依赖轮椅。

成年早期:呼吸肌和心肌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

3.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肌肉损伤。

基因检测:确认DMD基因突变。

肌肉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可见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心脏和肺功能检查:评估心肌和呼吸肌受累情况。

4.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挛缩。

辅助设备:轮椅和支具帮助行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心肺管理:定期监测和处理心肺功能问题。

基因疗法和新药研究:正在探索针对DMD基因突变的修复和替代方法。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家属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和支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