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概念: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颈动脉壁上形成的脂质沉积物(即斑块),这些沉积物会使动脉变窄和变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块可能会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进而阻塞血流。
2.脑梗死的发生机制:脑梗死是由脑血管阻塞导致的急性脑功能障碍。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心源性栓塞以及其他血管病变。当颈动脉内的斑块脱落并移动到脑部,会引发脑血液供应中断,最终导致脑梗死。
3.数据支持:研究显示,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大于70%)的人群中,约有20-30%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脑梗死。这一数据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4.临床表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的、短暂的单侧肢体无力、失语或视力丧失等症状。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
5.检查及预防: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方法。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戒烟、保持合理饮食及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带来的脑梗死风险。
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不是脑梗死,但它显著增加了脑梗死的风险。因此,早期检测和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对于预防脑梗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