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发病机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要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血流被迫通过食管和胃底的静脉,引起这些静脉扩张。扩张的静脉壁变薄,容易破裂出血。
2.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但一旦静脉曲张破裂,会出现大量呕血或黑便,导致急性失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出血的死亡率可达30%-50%。
3.诊断方法:最常用的诊断工具是内窥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食管和胃底的静脉扩张情况。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磁共振成像来辅助诊断。
4.治疗方案:治疗主要包括预防出血和处理急性出血。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和内镜下治疗(如静脉曲张套扎)。对于急性出血,需进行紧急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如分流手术或移植手术。
5.预后:尽管有多种治疗手段,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状态,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以预防和处理潜在的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