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行为疗法:
盆底肌肉训练(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骨盆底肌肉来增强其强度,从而帮助控制排尿。每日进行数次,每次持续几秒钟,可显著改善症状。
定时排尿:制定一个定时排尿的计划,例如每2至4小时一次,减少突发性的尿意。
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帮助膀胱容纳更多的尿液,减轻尿急症状。
2.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和托特罗定,这些药物可以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尿失禁。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适用于男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失禁。
雌激素:对绝经后女性,局部使用雌激素可以改善尿道健康,减轻尿失禁症状。
3.手术治疗:
尿道悬吊术:通过手术将尿道或膀胱颈部提升,恢复正常位置,减少压力性尿失禁。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适用于严重尿失禁患者,通过植入装置帮助控制排尿。
注射疗法:如尿道周围注射胶原蛋白或其他填充剂,以增加尿道闭合力,减少漏尿。
4.辅助器械:
阴道锥:女性可使用阴道锥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从而控制尿失禁。
尿失禁护垫和内裤:设计用于吸收漏出的尿液,提供干爽舒适感。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有差异化的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