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地骨皮性味甘寒,归肺、肝、肾经。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潮热盗汗、骨蒸劳热、肺热咳嗽、血热出血等症状。此外,地骨皮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和抗氧化作用,对于某些慢性病有辅助治疗效果。
食用方法多样,常见的有煎汤、泡水或入膳。煎汤时,一般取10-15克地骨皮,加水煮沸后饮用。泡水则较为简单,可将适量地骨皮放入杯中,冲入开水浸泡,待温凉后饮用。入膳则可与其他食材如猪肉、鸡肉等同炖,兼具滋补和药用效果。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