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促进肠道健康:隔夜米饭在低温保存后,其中的淀粉会部分转化为抗性淀粉。这种淀粉在人体小肠中不易被消化吸收,但能在大肠中发酵,成为有益菌的营养源,促进肠道微生物的平衡,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
2、控制血糖:隔夜米饭的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其升糖指数较低。食用后血糖水平上升较慢,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3、延缓饥饿感:由于抗性淀粉较难消化,食用隔夜米饭后,饱腹感持续时间较长,帮助控制食欲,避免暴饮暴食,对减重者有一定益处。
4、减少热量摄入:隔夜米饭中的抗性淀粉不仅减少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也因此减少了热量的摄入,有助于体重管理。
5、改善肠道蠕动:抗性淀粉通过在大肠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预防便秘。
6、抗氧化作用:隔夜米饭中可能含有较高的抗氧化成分,能够中和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7、增强免疫力:肠道健康的改善间接提高了免疫力,因为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抗性淀粉促进的有益菌增殖有助于增强整体免疫功能。
8、支持心血管健康:抗性淀粉的存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小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9、促进钙质吸收:抗性淀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降低肠道的pH值,从而有助于钙质等矿物质的吸收,支持骨骼健康。
10、改善代谢健康:抗性淀粉的摄入与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某些症状有关,如减少内脏脂肪、降低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有助于维持整体代谢健康。
长期食用隔夜米饭的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饮食应多样化,以获得全面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