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大肠癌主要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种类型。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大约72%的大肠癌发生在结肠,28%发生在直肠。
2.早期大肠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据统计,超过50%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上述症状。
3.高危因素包括年龄(5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常见)、家族史、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脂饮食、少运动、吸烟和过量饮酒)。一项研究显示,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提高了2到3倍。
4.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常用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和CT结肠成像。指南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定期筛查,但有高危因素者应提前进行。
5.治疗方式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多数能获得良好预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而晚期患者则需要综合治疗,五年生存率降至10%-20%。
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保持均衡饮食、多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能够提高早期发现和治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