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脑血管造影。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操作。
手术区域需要消毒,患者需保持空腹状态数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医院规定。
2.插入导管:
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患者保持清醒但不会感到痛苦。
一根细导管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臂的桡动脉插入,然后在影像引导下将导管推进到脑部血管。
3.注入造影剂:
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脑部血管,使血管在影像下更为清晰可见。
注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阵温热,这是正常现象。
4.影像采集:
使用X光、磁共振或CT扫描设备进行影像采集,记录血管内造影剂流动情况。
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拍摄角度,以获取不同方向的图像。
5.撤除导管和后续处理:
影像采集完成后,医生会小心地撤除导管,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通常需要患者卧床休息数小时,观察是否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6.结果分析与诊断:
影像资料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估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脑血管造影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但其提供的准确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在进行检查前,患者应充分了解操作过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