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因:
大叶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肺炎链球菌。
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是一种非典型肺炎。
2.临床表现:
大叶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胸痛和咳痰,痰液常为铁锈色。全身症状较重,呼吸困难明显。
支原体肺炎:症状相对较轻,多为低热、干咳、乏力等,少有剧烈的胸痛和咳痰。
3.发病人群:
大叶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人群患病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等。
支原体肺炎:常见于年轻人和儿童,通常较轻易治疗,预后较好。
4.诊断和治疗:
大叶性肺炎: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胸片或CT)和实验室检测确诊,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但需及时和足量使用。
支原体肺炎:通过血清学检测或PCR检测确诊,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但症状缓解较慢。
5.预后:
大叶性肺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即使治疗及时,也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支原体肺炎:一般预后较好,极少引起严重并发症,康复周期短。
大叶性肺炎的病情通常比支原体肺炎更为严重,且更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医疗干预。对于任何肺炎症状,早期就医和准确诊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