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物钟紊乱:
人体的生物钟自然调节昼夜节律,通常在夜间促进休息,白天促进活动。
长期夜间不睡觉会打破这一自然节律,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和昼夜节律失调。
2.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夜班工作者或习惯夜晚活动的人群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作息人群。
睡眠不足或不规律的睡眠常常与情绪不稳定和压力应对能力下降相关联。
3.慢性疾病风险增加:
长期昼夜颠倒的生活方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和心脏病。
糖尿病和肥胖症风险也会升高,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和食欲调节。
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使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4.认知功能受损:
持续的睡眠剥夺会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的发挥。
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为了维护整体健康,应尽量遵循自然的昼夜节律,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以降低上述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