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验光检查:验光是配镜的核心步骤,通过专业设备和手段测定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问题。标准验光通常分为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两个部分。客观验光利用电脑验光仪初步测量,而主观验光则根据佩戴测试镜片后的反馈进一步调整。
2.检查瞳距和瞳高:瞳距是两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如果测量不准确可能导致镜片光学中心与实际视轴不重合,从而引发头晕或视疲劳。对于多焦点镜片,还需精确测量瞳高,以确保镜片功能区域的位置匹配视线。
3.考虑用眼需求:选择度数时需结合日常用眼习惯。例如,对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人,可适当降低近视度数以减轻调节负担;工作时需频繁远近转换者,在必要时可选配渐进多焦点眼镜。
4.预防过矫或欠矫:眼镜度数过高会加重视疲劳甚至诱发假性近视,而度数不足则无法提供足够的清晰度。通常建议将最佳矫正视力控制在0.8-1.0之间,并由眼科医师对最终结果进行确认。
5.定期复查视力:眼健康是动态变化的,特别是青少年近视发展较快,应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度数。成年人虽然视力相对稳定,但若感到视物模糊或有其他不适,也应及时就诊调整眼镜度数。
配镜时不仅要注重视力矫正,还需关注镜架舒适性、抗蓝光或防紫外线等附加功能是否符合具体需求,从而全面提升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