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术后早期阶段(0-6周):
踝泵运动:从术后第一天开始,通过脚踝上抬和下压动作来促进血液循环,每小时进行10次。
静态股四头肌收缩:在膝盖下放一个卷起的毛巾,尽量向下压毛巾以收紧大腿前部肌肉,每次保持5秒钟,每天3次,每次10-15次。
直腿抬高:躺在床上,不屈膝,将腿缓慢抬离床面,大约30度,保持5秒,然后缓慢放下,每天2-3次,每次10次。
2.术后中期阶段(6-12周):
臀部桥式运动:平躺,双膝弯曲,脚平放在地面,抬起臀部,使身体成一直线,每次保持5秒,每次10-15次,每天2次。
侧卧抬腿:侧卧于健康腿一侧,抬起患肢,使其与身体成一条直线,保持在最高位置5秒钟,然后缓慢放下,每天2次,每次10-15次。
坐姿踝关节屈伸:坐在椅子上,进行脚的勾和绷动作,以增加踝关节灵活性。
3.术后晚期阶段(12周及以上):
站立体重转移练习:站立时交替将体重从一只腿移到另一只腿,重复20次,每天2次。
步行训练: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距离,以提高耐力,每次散步约20-30分钟,根据个人耐受程度调整强度。
术后康复锻炼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遵循医师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在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时,应避免剧烈疼痛,同时注意自身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