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乙状结肠息肉的分类:
(1)腺瘤性息肉:这是最常见的一类息肉,约占所有结直肠息肉的60%-70%。腺瘤性息肉有潜在的癌变风险,尤其是管状-绒毛型腺瘤和绒毛型腺瘤,癌变比例可达20%-50%。
(2)增生性息肉:通常属于良性息肉,癌变可能性极低,主要见于左半结肠。
(3)炎症性息肉:与炎症性肠病相关,多为慢性炎症刺激所致,一般无恶性潜能。
(4)锯齿状息肉:包括传统锯齿状腺瘤和坐位锯齿状病变,部分锯齿状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
2.息肉的外观特点与癌变关系:
(1)息肉的形态(如是否分叶)、大小及数量与癌变潜能密切相关。超过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2)质地柔软的息肉通常更倾向良性,但仍需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认具体性质。
(3)息肉轮廓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者一般为良性;若表面粗糙、不规则或伴有溃疡,应提高警惕。
3.明确诊断的重要性:
(1)仅靠内镜下的视觉特征无法准确判断息肉的具体性质。活检或切除后的病理分析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2)定期肠镜检查对于发现早期息肉并评估其性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有家族史或高危人群。
(3)治疗方式因息肉性质不同而异,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议完整切除,以预防癌变。
尽管乙状结肠息肉的分叶、质地柔软等特征提示了某些可能性,但单凭这些特征不足以判断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