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适应症:
病变限于胃黏膜层或浅表固有肌层,且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病灶直径一般不超过2公分,对于高度分化癌,可适当放宽至3公分。
病灶呈现为非溃疡型或轻度溃疡型病变。
2.手术步骤:
前期准备:手术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内窥镜、超声内镜、活检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范围和深度。
麻醉方式:多采用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
标记病变:通过电凝标记针在内窥镜下标记病变边界,以避免手术中误切正常组织。
注水分离:通过注入生理盐水或透明质酸钠将黏膜与固有肌层分离,提高病变黏膜的剥离成功率。
电刀切割:使用电刀沿标记边界切开病变黏膜,并逐层剥离病变组织,同时止血。
病理检查:术后需对切除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评估切缘是否清洁和治疗效果。
3.术后管理:
术后常规给予抑制胃酸药物,如PPI(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对创面的刺激,促进愈合。
注意饮食调整,术后早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定期随访,通过内窥镜检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和是否有复发迹象。
胃黏膜剥离术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早期胃癌治疗方法,但仍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和操作。定期随访和科学管理是术后康复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