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早晨时身体处于昼夜节律的活跃阶段,此时体内激素如皮质醇和胰岛素敏感性较高,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相比之下,夜间身体准备进入休息状态,新陈代谢速度降低,导致摄入的能量更容易储存为脂肪。
早餐后通常伴随一整天的活动,这些活动帮助燃烧卡路里。而夜宵时间接近睡眠,身体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也相应减少。这个差异使得晚间摄入的能量更容易超过消耗,从而转化为脂肪积累。
研究表明,晚上进食可能导致食欲调节失衡,增加不健康食物的摄入倾向。例如,一项研究指出,晚间进食会影响瘦素和饥饿素水平,增强饥饿感和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这种效应使人们在夜晚更容易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早餐时机、整体活动水平以及食欲调控机制是导致早餐和夜宵摄入效果不同的关键因素。在饮食安排上,应注意避免过晚进食,以降低肥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