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定义和分类: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分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
一般认为,每天出现的早搏次数少于500次属于正常范围。
2.症状和风险评估:
大多数人可能无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可能感觉心悸或不适。
偶发性早搏通常无害,但频繁的早搏可能指示潜在的心脏疾病。
3.影响因素和检查:
诱因为精神压力、疲劳、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等。
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等,以排除结构性心脏病。
4.治疗选择:
无症状且无潜在心脏问题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生活方式调整。
若症状明显或有基础心脏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5.生活方式建议:
减少摄入刺激性饮料和物质。
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
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
频繁的早搏需要专业的医学评估来确定其背后的原因及必要的干预措施,任何处理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