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药物诱发肾损伤通常由某些特定类型的药物引起,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以及一些利尿剂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
2.急性肾损伤是药物诱发肾损伤的一种常见表现,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伴有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液体,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慢性肾病则可能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而逐渐发展,导致肾功能逐步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
4.一旦怀疑药物诱发肾损伤,应立刻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检测、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以确认诊断并评估损伤程度。
5.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停用有害药物、使用支持疗法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在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恢复期间应避免进一步损害肾脏的因素,如另一类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
6.预防方面,定期监测肾功能对于正在使用潜在肾毒性药物的患者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已有肾功能不全者。遵循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也是减少药物相关肾损伤风险的重要措施。
确保及时关注肾功能健康,在服药过程中保持警惕,对于已知存在肾毒性风险的药物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