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酸性烧伤机制:
酸性物质会与皮肤蛋白质发生凝固性坏死。这种类型的损伤形成了一种干燥、较硬的表面,即焦痂,通常限制了酸的进一步渗透。
酸性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酸的浓度、接触时间以及酸的种类。常见的酸性物质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
2.碱性烧伤机制:
碱性物质导致液化性坏死,这使得碱能够更深地渗透到组织中,造成更广泛和深入的损伤。
碱通过皂化脂肪并溶解蛋白质,导致组织软化和深入扩散。
碱性烧伤往往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等物质引起,并且由于其潜在的深入性损害,通常比酸性烧伤更为危险。
对于酸碱烧伤的处理,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同时避免使用其他中和剂,因为这可能会产生热量或其他反应,加强损伤。在遇到任何化学烧伤时,应迅速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因为早期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