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耳石症,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其特征是短暂的眩晕感。具体特点包括:
1.症状:耳石症通常表现为突然的短暂旋转性眩晕,尤其在头部位置变化时明显,如躺下或从床上坐起。眩晕一般持续几秒到一分钟。
2.引发原因:耳石症是由于内耳中的微小碳酸钙结晶(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引发液体流动异常而导致不平衡感。
3.诊断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或Roll试验可以触发典型的眼球震颤来辅助诊断。
4.治疗方案:常用Epley复位法,通过特定头部动作帮助耳石回到正确位置,一般效果显著。
脑血管疾病则主要涉及脑部血管的问题,包括中风(脑卒中),其特征与耳石症不同:
1.症状:脑血管疾病可能伴随突然的剧烈头痛、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困难、视力改变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
2.风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其常见诱因,并且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
3.诊断方法: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评估是否存在脑出血或梗塞。
4.治疗方案:取决于类型,可能涉及药物治疗如溶栓剂、抗凝药物,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耳石症以短暂性眩晕为主,多与头部运动相关,而脑血管疾病则可能出现更广泛的神经系统症状。若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