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原体差异:
蛔虫病是由蛔虫(学名:Ascarislumbricoides)感染引起。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
蛲虫病是由于蛲虫(学名:Enterobiusvermicularis)感染导致。成虫主要寄生在结肠和直肠。
2.症状表现:
蛔虫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会出现营养不良或阻塞性黄疸。若虫体数量多,可能会引发肠梗阻。
蛲虫病以夜间肛门瘙痒为特征,由于雌虫夜间爬出肛门产卵引起。还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及因搔抓而发生皮肤损伤。
3.诊断方法:
蛔虫病通常通过大便常规检查来检测虫卵。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光或超声波可用于识别严重感染。
蛲虫病的诊断常用透明胶纸法,即在清晨用透明胶带在肛门周围粘取样本,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蛲虫卵。
4.治疗方法:
对于蛔虫病,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阿苯达唑或甲苯咪唑。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成虫和幼虫。
蛲虫病的治疗也常采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全家人同时治疗可以防止再次感染。
蛔虫病和蛲虫病均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能有效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