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局部处理:
使用冷敷或冰袋:可在叮咬处应用冷敷或冰袋,减少肿胀和瘙痒。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
清洗患处:使用肥皂和水清洗叮咬的区域,以防感染。
皮肤护理: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和炎症加重。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片,可以减轻瘙痒和过敏反应。口服和外用抗组胺药均有一定效果。
局部类固醇药膏:如氢化可的松霜,用于减少局部炎症和瘙痒,一般每日涂抹1-2次,不宜长期使用。
止痒剂:含有苯酚、薄荷脑等成分的止痒剂也可用于缓解瘙痒感。
3.预防措施:
穿长袖衣物和裤子:在蚊虫活动频繁的季节和区域,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裸露皮肤面积。
使用驱蚊剂: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可以有效预防蚊虫叮咬。
安装防蚊设备:在家中安装纱窗、纱门或使用蚊帐,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
蚊虫叮咬后皮肤过敏可以通过适当的局部处理和药物治疗来减轻不适,同时采取措施预防蚊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在症状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