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蚊虫叮咬时,唾液注入皮肤,含有多种蛋白质和抗凝血成分。这些物质可以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2.免疫系统识别这些外来的蛋白质,将其视为有害物质,并启动保护机制。此时,肥大细胞在皮肤中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
3.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导致局部血浆和液体渗出,形成水肿。这就是蚊虫叮咬后的红肿现象。
4.组胺还直接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瘙痒感。其他炎症介质如白三烯和前列腺素也参与了这个过程,加重了反应。
5.在个别敏感人群中,免疫反应可能更加严重,引起全身范围内的荨麻疹,而不仅仅是局部反应。这种情况称为过敏性反应或超敏反应。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荨麻疹的重要措施,包括使用防蚊喷雾、穿长袖衣物等。一旦发生荨麻疹,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