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和番泻叶。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肠道黏膜,增加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通常在服用后6至12小时内见效,适合短期使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2.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和乳果糖。这些药物通过吸收水分进入肠腔,增加粪便含水量,使其松软易排。此类药物起效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4至48小时,适合慢性便秘患者。
3.容积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和车前子壳。这些药物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从而改善便秘。一般在服用后12至72小时见效,需配合充足水分摄入。
除了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和定期运动也有助于缓解便秘。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便秘类型进行选择,并避免长期依赖于某一种药物以免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