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体温调节:感冒时常伴有发热,这是免疫系统与病毒或细菌对抗的表现。当体温升高至一定程度,身体通过出汗来散热以维持平衡。额头出汗可能表明体温在波动。
2.代谢活动增强:感冒期间新陈代谢速度会加快,以提供更多能量给免疫细胞,这可能引起局部出汗增多,尤其是在额头等部位。
3.药物作用:服用退烧药(如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或某些感冒药后,随着体温下降,常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药物生理反应。
4.环境和水分补充:室内环境过热或通风不良时,也可能使感冒患者更容易出汗。在此情况下,请适当调整室温并保持空气流通。另外,频繁出汗可能导致轻微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液平衡。
5.警惕其他病因:如果阵发性出汗伴随持续高热、严重乏力、呼吸急促或胸痛,应当警惕是否存在肺炎、支气管炎等合并症,并尽早就医检查。
保持足够休息,加强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包裹身体或处于闷热环境,有助于缓解出汗现象。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咨询医生明确诊断并采取必要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