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肠道间质瘤是原发于胃肠道壁的间叶肿瘤,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1%-3%。回肠间质瘤是其中一种,通常发生在小肠的末端回肠部位。
2.回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裂指数(即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的有丝分裂数)和肿瘤位置。例如,小肠中的间质瘤较胃部的间质瘤更容易出现恶性表现。
3.此类肿瘤的病理学特点是细胞表达c-kit蛋白和/或DOG-1,这些特征常用于确诊。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携带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因此靶向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是此类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4.虽然回肠间质瘤被分类为一种癌症,但如果及早发现并通过手术切除结合靶向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如果肿瘤已经广泛转移,其预后则显著降低。
回肠间质瘤虽属癌症,但其发展和治疗方式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