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影像学检查:可能需要通过CT扫描、MRI或其他影像学手段来评估接口部位的愈合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漏口、狭窄或其他并发症。
2.内镜检查:内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及其接口部分的状况,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并可能进行活检以排除复发或其他病变。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感染或者炎症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4.临床管理:
若存在感染或局部炎症,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出现轻微狭窄,可能可通过内镜下扩张改善症状。
在漏口的情况下,根据漏口的大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制定保守治疗(如禁食、肠外营养支持)或外科修补的方案。
5.再次手术:有时如果非手术方法无效,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如造口术,以保证肠道功能和愈合。
术后接口问题需严密监控和及时干预,任何新的症状变化都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应尽早与专业医师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