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应激反应障碍,也称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情景或刺激、反复重现创伤事件及持续的过度警觉状态。大约有6%的成年人会在一生中经历这种障碍,女性发生率略高于男性。
2.治愈可能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发病时间长短、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伴随其他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在接受规范治疗后,70%以上的患者症状可以显著缓解,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特别是在症状出现后6个月内开始治疗者,效果更佳。
3.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线治疗方式,其中暴露疗法和认知重构技术被证明有效。暴露疗法帮助患者安全地面对创伤记忆,认知重构则纠正负面信念。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者,可使用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辅助措施:正念冥想、运动、艺术治疗等非药物手段也能帮助缓解压力。
4.不同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改善。治疗期间的家庭支持和社会参与度也会影响恢复速度。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不要忽视可能的其他合并精神问题如抑郁症或焦虑症。长期坚持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提高治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