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但并不等同于公众可能理解的“精神病”。它属于情感障碍的一类,特征是情绪在躁狂和抑郁之间反复波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1.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别:根据症状表现,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双相I型特点是经历过至少一次躁狂发作,通常伴随抑郁发作;双相II型则以反复的抑郁发作为主,并伴有轻度躁狂,即轻躁狂发作。这些情绪变化并非简单的心情起伏,而是严重到足以干扰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

2.症状特征: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高涨、精力过剩、言语增多、注意力分散甚至冒险行为,例如无节制消费或冲动性决定。

抑郁期的表现则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精力不足、自责或自罪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轻躁狂相较躁狂症状较为轻微,但仍会导致异常的兴奋或活动增加。

3.患病率与发病年龄: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3%,并且通常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男女发病率接近,但女性更容易表现为双相II型。

4.致病因素:目前认为其成因涉及遗传、生物学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家族中有其他情感障碍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功能紊乱,也被认为是关键因素。

5.治疗方法: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两部分。药物方面,情绪稳定剂如碳酸锂、抗癫痫药物,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是常用的选择。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虽然属于精神疾病,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症状控制并恢复正常生活功能。这种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并应避免因误解而忽视治疗的重要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