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作用机制:常用的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和非中枢兴奋剂(如托莫西汀)。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平衡,增强大脑执行功能区域的活跃性,使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抑制冲动行为。
2.疗效数据:研究表明,中枢兴奋剂对约70%至80%的多动症儿童有效,可以在服药后数小时内显著缓解症状。非中枢兴奋剂起效较慢,通常需要几周甚至一个月才能看到效果,但对于某些无法耐受兴奋剂副作用的儿童是一种替代选择。
3.副作用及风险:部分儿童在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头痛或腹痛等轻微副作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情绪波动或心率加快等严重反应,因此需要密切监测。
4.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每一位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有些儿童症状较轻,可以优先考虑行为干预和心理治疗。药物往往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教育干预、家庭支持共同进行。
药物治疗是儿童多动症管理中的一种有效工具,但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