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家族聚集现象:数据显示,如果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躁郁症,其家族中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7到10倍。这种现象提示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2.双生子研究: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方患有躁郁症,另一方也患病的概率可达40%至70%。相比之下,异卵双胞胎的这一概率约为20%左右。这进一步反映了基因对躁郁症的显著影响。
3.复杂的基因关联:科学家发现,与神经递质功能相关的某些基因变异(如那些与多巴胺和谷氨酸系统有关)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躁郁症并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多基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4.环境因素的调控:尽管遗传背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环境因素(如童年时期创伤、长期压力和滥用药物)在个体是否发病中也起关键作用。这说明即便存在遗传风险,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支持有可能降低发病率。
躁郁症虽然有遗传倾向,但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预防和管理疾病仍然可以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和寻求专业帮助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