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与分类:肠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通常指的是结直肠黏膜中的细胞出现了非典型增生,但这些细胞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分化,没有明显的恶性特征。根据病变的程度和细胞异常情况,可以将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相对轻微的一种。
2.病因与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生此类病变的风险更高。
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能增加罹患风险。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会增加发生风险。
其它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等也是已知的风险因素。
3.临床表现:大多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4.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并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还可以辅助应用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5.治疗与随访:
治疗:对于局限性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常采用内镜下切除术清除病变组织。对于多发性或复杂性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
随访: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肠镜,以监测病情变化,通常每3至5年进行一次复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随访间隔。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虽然不是癌症,但存在进展为癌症的潜在风险,需积极治疗和定期随访以减少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