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黏丝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的含量较低,不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当尿黏丝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以下几种情况:
肾小管损伤:当肾小管受到损伤时,会有更多的细胞和蛋白质进入尿液,形成尿黏丝。
尿路感染:如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疾病,会导致尿路上皮细胞脱落增加,从而形成更多的尿黏丝。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小球肾炎,都会导致尿黏丝水平升高,因为这些病症会引发肾小球的炎症或损伤。
3.尿黏丝水平的升高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严重脱水、剧烈运动后或长期卧床等,这些状态下也可能导致尿路上皮细胞脱落增加。
尿黏丝高并不是一个单一诊断指标,需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出现尿黏丝高的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