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胆红素种类:主要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通常反映整体的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则是已结合的胆红素,主要通过胆道排泄;间接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肝细胞转化为直接胆红素。
2.高胆红素血症:当胆红素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即称为高胆红素血症。成人总胆红素正常值约在1.0-1.2mg/dL以下,直接胆红素一般小于0.4mg/dL,间接胆红素应低于0.8mg/dL。若任何一项超标,需关注具体升高的类型和程度。
3.可能原因:
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肿瘤导致的胆道狭窄或阻塞。
溶血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会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
遗传性疾病:如吉尔伯特综合征等,影响胆红素代谢。
4.临床表现:高胆红素可引发黄疸,皮肤和眼白变黄,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腹痛、发热等明显不适。
5.诊断与治疗:需通过病史、体检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确定具体病因。若怀疑肝脏疾病,可行肝功能检查及肝穿刺活检。治疗则根据病因开展,包括抗病毒治疗、手术解除梗阻、对症支持治疗等。
高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切勿忽视初期症状,耽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