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饮食调整: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减少胆汁分泌负担。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不过量。
注意适量饮水,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水。
2.生活方式改变: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进行适度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胆囊炎症反应。
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提升。
3.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如熊脱氧胆酸,可帮助溶解胆固醇结晶。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消除炎症,尤其是在急性期。
应定期复查,监测胆囊壁状况,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胆囊壁毛糙需要长期管理,以防病情恶化。平衡饮食、健康生活习惯和规范用药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