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髓内钉:
适用性:髓内钉通常用于长骨骨折,如胫骨和股骨,因为它可以在不干扰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插入到骨髓腔中。
稳定性:髓内钉提供了很好的轴向稳定性,有利于承受体重,患者术后可以较早进行负重活动。
愈合效果:由于髓内钉是通过内部固定,有助于保持骨折端的对准,并促进愈合。
手术创伤:手术切口相对较小,对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少。
2.钢板:
适用性:钢板常用于复杂骨折、关节附近的骨折或者需要特别精确复位的骨折。
稳定性:钢板在某些部位能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对于多段骨折或需要精细对齐的骨折非常有效。
愈合效果:钢板能够很好地保持骨折对位,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进行康复以保护软组织。
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需要剥离更多的骨膜和软组织,可能会增加愈合时间和感染风险。
髓内钉和钢板各有利弊,选择应根据具体骨折情况和个体需求进行评估,由专业医生决定最佳治疗方案。不同的骨折情况将直接影响固定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康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