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症状初始表现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疾病的进展和诊断过程。
2.手术指征和目标:详细说明进行清创手术的医学基础和目的,如去除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等。
3.手术前准备:
确保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测试。
记录抗生素使用情况,尤其是术前预防性应用。
标记感染区域并进行影像学评估(如MRI或CT)。
4.手术过程:
描述麻醉类型和患者体位。
清晰界定切口的位置和长度。
记录去除的坏死组织数量和类型,同时注明是否涉及筋膜、肌肉或皮肤。
如有需要,记录对伤口进行冲洗的溶液类型及用量。
5.术中观察:
详细记录任何异常出血、发现的脓肿或坏死蔓延的情况。
说明手术中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如电刀、剪刀等。
6.手术后管理:
记录术后伤口的处理方式,包括缝合、引流管放置等。
记录术后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使用计划。
说明术后监测计划,包括生命体征、感染指标及伤口愈合的监控。
7.病理结果:
记录送检病理样本的细节,并在报告中包含病理结果,以进一步了解感染性质。
完整详尽的手术记录对于后续医疗决策和法律合规非常重要,确保所有步骤准确无误地被记录下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