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水中毒: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肾脏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但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能超过肾脏的处理能力,导致体液失衡,即所谓的“水中毒”。水中毒会增加体液总量,稀释血液中的钠含量,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2.电解质失衡:钠是维持细胞功能、神经传导及肌肉收缩的重要电解质。过量饮水使得体内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浓度降低。这种低钠血症会影响大脑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更严重的症状如癫痫发作或昏迷。
3.胃扩张:胃的容量有限,突然大量摄入水分会导致胃部过度扩张,刺激胃壁的压力感受器,从而引发恶心和呕吐反应。
为避免这些问题,建议成年人每日饮水量约为1500至2000毫升,但需根据个人活动程度、环境温度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在运动或高温环境下,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